< >

学校要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首届会稽山论坛、文化中国秋季讲坛与我校风则江大讲堂联合举办报告会

发布日期:2014-10-13    来源部门:     点击次数:

  陈洪教授和詹福瑞教授论道风则江畔

  10月10日下午,首届会稽山论坛、文化中国秋季讲坛与我校风则江大讲堂联合举办的报告会在我校铁城科教馆隆重举行。北京大学南亚学系湛如教授和我校校长叶飞帆出席并致辞。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天津市文联主席陈洪教授和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教授分别作报告,叶飞帆校长向陈洪、詹福瑞教授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

  本次讲坛旨在弘扬浙东人文精神,光大会稽山文化传统,也是“文化中国讲坛”创办以来首次走出京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北京横山书院学生代表、我校师生等400余人聆听了报告。
  讲座开始前,北京大学南亚学系湛如教授致辞,表示文化中国秋季讲坛在绍兴举办,将是文化中国讲坛的一个重要纪念,也将为绍兴的文化底蕴增添光彩。
  叶飞帆
校长在致辞中对嘉宾的到来表达欢迎和感谢,对会稽山论坛和风则江大讲堂的联合举办表示祝贺。叶校长简单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提出我校应努力提升内涵,以服务地方文化发展、产业升级为己任,争取早日更名为绍兴大学。他表示,绍兴是一所历史文化名城,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此次文化中国讲坛在绍兴举办,将成为绍兴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盛事,而绍兴浓厚的文化底蕴也将为讲坛的举办提供独特的贡献。他预祝讲坛成功举办。

  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天津市文联主席陈洪教授以“挑灯看剑说义侠——金庸小说的文化底蕴”为题展开讲座,探讨了金庸小说的深刻内涵。
  围绕“为什么现在还要谈金庸”,他首先提出了网络点击率、高校金庸作品的阅读率以及多部影视作品借鉴金庸作品概念三个佐证,之后引出金庸武侠小说的六大法宝——引人入胜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形象、厚重的历史感、广泛而圆融的知识、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巧妙的母题发挥,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了金庸作品的历久弥新,也证明了现代武侠三大家中,金庸是武侠文学的泰山北斗。
  陈洪教授提出,比六大法宝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底蕴。金庸的作品厚重而有分量,其内涵由传统武侠的除暴安良上升到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再到悲天悯人、超越正邪,到最后完全超脱,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这些大家的学说理论都被运用到了作品当中。
  陈洪教授以风趣的语言介绍了金庸的武侠世界,展示出金庸作品特殊的意趣。他的演讲结束后,在场嘉宾纷纷踊跃发言提问,陈洪教授一一作出精妙解答。

  之后,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教授带来了主题为《魏晋风度》的报告,围绕魏晋时期文人的生活作风和精神风貌展开了讲述。
  詹教授由魏晋时期的时代特点引入,提到两汉期间儒家思想经历了由“学经书人遍天下”到政治逐渐黑暗的转变,天下名士被杀大半,剩下的纷纷寻找个人生存之道。至魏晋,社会更为黑暗,但人们思想自由、解放,会鉴赏且富有,出现了魏晋风度。
  詹教授着重阐述了服药呈现出的病态、由纵酒引发的颓废、从清谈呈现潇洒之美、重艺术呈现韵律之美四个方面的魏晋风度。他指出,魏晋人为了追求长生大多服用五石散,服后均出现易出汗等症状,针对药性,人们除了喝热酒之外只能吃冷食,就呈现“宽衣博带,或疾行或缓步”的形态动作。而魏晋人的饮酒特点是把饮酒作为风流快事,一饮便是数天,詹教授列举了“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刘伶在纵酒方面的事例——阮籍在母亲的葬礼上喝酒吃肉,刘伶则作出《酒德颂》。至于“清谈”,是为一些玄学问题析理问难,人们反复辩论,在交谈中尽显潇洒,当时也将其作为一种直接选拔官员的途径。詹教授也指出,魏晋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长足发展时期,七贤中阮咸懂音乐并自造出琵琶,与两汉时读好经书相比,魏晋人经书不好却在艺术上见长,取得了惊人的艺术成就。
  最后,詹教授讲述了魏晋人对生命的深刻感知——魏晋人常感叹人生短暂,并积极进行养生,追求物质享受,具有个体意识,热情自由,魏晋风度中反映出的生活态度也是魏晋魅力的绽放。詹教授的讲述为听众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魏晋。
  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坛圆满结束。


                    (宣传部 供稿)

  • 党政管理机构
  • 纪检监察机构、群团组织
  • 教学机构
  • 教辅机构
  • 附属单位
地址:绍兴市城南大道1077号 | 邮编:312000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香港精准一码发财 |  浙ICP备05014572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