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校要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既见君子 并坐鼓簧——范子烨教授做客风则江大讲堂谈口簧琴和鼓簧

发布日期:2017-04-07    来源部门:     点击次数:

  4月6日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范子烨做客风则江大讲堂,作题为《既见君子  并坐鼓簧——中国古代的口簧琴与鼓簧艺术》的讲座。

  范教授现场演奏口簧琴,他从口簧琴和鼓簧的分类基础开题,逐步解读簧所蕴含的诗、乐、舞的文化底蕴。口弦琴又称口簧琴,最初由生活在西北地区的古羌人发明,后经丝绸之路传遍大江南北。它的声音似沧桑的贝斯,音色清脆恬静,节奏明快鲜活,纯朴透彻像晨露落英,悠长旷远如茫茫群山,圆润深沉似远古乘风,充满古色又富有弹性。它以人的口腔为音响,产生共鸣。不同地域的口弦琴富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尤其是彝族的口弦舞更是展示了独特的民族温情与优雅。
   范教授指出,自“诗”而言,《国风•王风》言:“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秦风•车邻》《杂咏》也有提及,还有家喻户晓的“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自“乐”而言,上至《诗经》,下至《巴西古溜溜》,西至《拉布雷河茨协奏曲》,以现代学术眼光审视之,簧学将是复兴上古音乐的星火。自“舞”而言,诗经中“并坐鼓簧”发展到弹“琴”说爱,颇有“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之感。羌族、瑶族以及彝族等民族现盛行口弦琴舞,舞风活泼不失优雅,淳朴不失浪漫。
  范教授指出,边弹边唱是一种非常原始的演唱方式,而口弦琴乐队能将口弦琴的特点发挥到极致。时而有“独坐幽篁里”的宁静,时而有“遨游四海求其凰”的执着,时而有“我舞影零乱”的恣意。不仅让人感受到其美妙,也能让动物享受其来自自然般的回响。它还可以和不同的乐器相结合,俨然一场听觉的盛宴。
  范教授表示,口簧是人类的早期乐器之一,在诗乐舞合一的时代曾经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以现代的学术眼光审视之,这自然属于古典诗学与古代音乐学交叉的一个学术领域。《诗经》的鼓簧诗在诗学、音乐学、民族学、文化学、民俗学乃至历史学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为《诗经》学的巍巍大厦重新点燃一把上古音乐的星火!
  范教授还就当今社会口簧琴和鼓簧的发展现状、我国音乐教育欠缺问题等与在场观众作了互动交流。讲座虽已结束,但口簧的余音仍在,文化的韵味仍存。
  范子烨,蒙古名罗布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系兼职教授,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承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兼任中国《文选》学会理事、中国孟浩然研究会理事、中华文学史料学会理事、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典音乐学,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史,蒙古音乐学,中古文学与文化,尤其偏重于中古时代音乐与文学之关系的研究。主要著作有《魏晋风度的传神写照——〈世说新语〉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陶渊明作品互文性研究》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工程》三期工程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呼麦文化史》。


(大学生传媒中心  供稿)

  • 党政管理机构
  • 纪检监察机构、群团组织
  • 教学机构
  • 教辅机构
  • 附属单位
地址:绍兴市城南大道1077号 | 邮编:312000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香港精准一码发财 |  浙ICP备05014572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